11.11云上盛惠!海量产品 · 轻松上云!云服务器首年1.8折起,买1年送3个月!超值优惠,性能稳定,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。快来腾讯云选购吧!
近日,黄仁勋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摩尔定律已经终结,在他看来英伟达正在重塑计算,未来将是高度机器学习的时代。黄仁勋认为,我们所熟知的摩尔定律已经终结,因此,为了获得必要的计算能力,跟上未来对计算要求极高的软件的步伐。所以这么看,RTX5090今年国内定价15000左右也是情理之中了的事情了?
快科技6月26日消息,在2024 MWC上海期间,华为常务董事、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在大会上发表了加速5G-A发展,开启移动AI时代”的主题演讲。他表示,2024年,5G-A商用元年和AI入端元年碰撞,将开启移动AI时代”。汪涛称,图形交互变革在过去10年推动了移动流量快速增长,DOU(平均每户每月上网流量)在过去十年增长120多倍,平均每17个月翻一番,流量增速超摩尔定律。而移动AI时代将引领内容交互的再次变革,随着生成式内容将会取代检索式成为主流,交互效率百倍提升。随着AIGC将推动3D、空间视频等全模态内容生产,交互信息量
EpochAI更新了他们对机器学习远期趋势的研究报告,在计算、数据、硬件、算法、成本等多个维度对人工智能模型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。EpochAI是一家研究机构,致力于研究影响人工智能发展轨迹和治理的关键趋势和问题,以造福社会。简单推断到2029年,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将需要千兆瓦级的电力供应。
正如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2024展前演讲中所说,生成式AI技术正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。早在2014年就提出CUDA概念的英伟达,已经尝到人工智能带给它的甜头。英伟达能否再续辉煌,一年一款大更新带来的效果究竟会有多惊人,我们很快就能知道答案。
【新智元导读】刚刚,老黄又高调向全世界秀了一把:已经量产的Blackwell,8年内将把1.8万亿参数GPT-4的训练能耗狂砍到1/350;英伟达惊人的产品迭代,直接原地冲破摩尔定律;Blackwell的后三代路线图,也一口气被放出。老黄手持Blackwell向全世界展示的那一刻,全场的观众沸腾了。正如老黄所说的,「这不是未来,这一切都正在发生」。
这总体上加快了大脑的计算速度,因为内存和处理器之间没有分离,这在经典(冯·诺依曼)机器中会导致速度减慢。但它也避免了执行从主存储器组件访问数据的特定任务的需要,就像传统计算系统中发生的那样,并且消耗大量的能量。
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演讲中表示,摩尔定律的节奏放缓至三年,但目前仍未消亡。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,其核心内容为: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每经过18-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,即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,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。同时基辛格还称,尽管摩尔定律出现明显放缓的节奏,但到2030年,英特尔还能够制造出拥有1万亿个晶体管的芯片目前单个封装最大芯片上约有1000亿个晶体管。
随着半导体工艺深入到5nm以下,制造难度与成本与日俱增,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大约在1nm左右,再往下就要面临严重的量子隧穿难题,导致晶体管失效。各大厂商的先进工艺在实际尺寸上都是有水分的,所以纸面意义上的1nm工艺还是会有的,台积电去年就组建团队研发1.4nm工艺,日前CEO刘德音又表示已经在探索比1.4nm更先进的工艺了。但是下一代EUV光刻机的代价也很高,售价会从目前1.5亿美元提升到4亿美元以上,最终价格可能还要涨,30亿一台设备很考验厂商的成本控制。
AMD、Intel都送出了第一财季的财报,亏损持续加大,不过两家公司的CEO都很乐观,认为行业底部已经到了。AMDCEO苏姿丰表示,相信接下来半导体行业可以迎来拐点,同时她也重申,摩尔定律并未死亡。但22nm到2015年进入14nm,至今再进入10nm或7nm,摩尔定律的推进已经明显放慢。
3月24日,英特尔公司和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宣布,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去世,享年94岁。戈登与贝蒂摩尔基金会称,摩尔于当地时间周五在夏威夷的家中平静去世,家人在他身边陪伴。英特尔仍然受到摩尔定律的启发,并打算继续研究它,直到元素周期表耗尽为止。